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联系方式 客服热线:025-68027363 邮箱:sales@zfdows.com |
新型冠状病毒将如何被解决,科学家们能做什么?作者:小刀浏览数:12次
这场疾病最终将如何被解决? 应对这类突然爆发的传染病,人类掌握了一种非常古老但是异常有效的办法——隔离。 “隔离”这个词说起来通俗,但是背后的医学原理是很深刻的。传染病暴发的核心就在于它的传染性,能够从一个人直接或者间接地传递给另一个人或者更多的人。如果一个患上传染病的人不能传播给超过一个人的话,这种疾病自己就会慢慢消失。因此,哪怕我们不掌握能够直接杀灭病毒的药物或者预防病毒的疫苗,只要能做到隔离——让已经患病的人不能继续传播,让还未患病的人不会被传染——那我们就可以有效防控这种疾病。 隔离的核心有三条: 一是找到和管理传染源。 科学家们已经明确新冠病毒就是这次传染病暴发的病原体,而且它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那么将已经患病或者疑似患病者快速识别出来并隔离治疗,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二是切断传播途径。 作为一种呼吸道病毒,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飞沫传播,但目前人们也无法完全排除其他的传播途径,比如接触传播等。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人群的大规模的聚集和长距离的移动。 三是保护易感人群。 面对这种新型病毒,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人群(曾经有科学家贸然判断儿童不是易感人群,这是非常危险和错误的判断)。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尽量不触摸口鼻眼睛、减少出行,乃至锻炼身体等等,都是在增加对我们自身的保护。 看到这里,相信你就可以理解国家采取果断措施对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隔离、封锁交通、取消公众活动、号召大家戴口罩勤洗手的用意了。 我们甚至可以假设一个非常极端的情形:如果从今天开始,全国人民都闭门自我隔离两周时间(因为新冠病毒肺炎的最长潜伏期就在两周左右),如果期间出现新冠病毒肺炎症状的人都能被迅速转移至专门的医疗机构隔离和治疗,那么我们可以在两周时间内彻底清除这种病毒的威胁。 当然了,这个极端情形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毕竟整个社会仍然需要有序运转,大量物资的流动在所难免,也有大量的人不可能完全居家不出,而对病毒的检测也做不到如此的精准和高效。但是考虑到国家已经对传染源密集的武汉等城市实施了强有力的管控措施,其他省市也在对输出的病例做细致的筛查和隔离,我对于能够快速消除这种病毒的传播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实际上,从1374年威尼斯封城对抗黑死病,到1910年伍连德切断铁路对抗东北大鼠疫,再到这次武汉封城、各地严防死守对抗新冠病毒肺炎,隔离,始终是人类对抗烈性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接下来,中国科学家能做什么? 我想,我们必须要吸取的一个教训是,SARS平息之后,SARS相关的科研工作和药物研发工作大部分都因为缺乏经费支持和市场前景停止了。考虑到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的路径和SARS很相似,试想如果当年的很多研究坚持了下来,今天我们面对新冠病毒可能就会有更充裕的科学和医学准备了。我们也许应该反思,我们整个科研系统对于传染性疾病的重视程度是不是还远远不够? 从更广泛的角度说,新世纪一来,SARS、H5N1流感、H7N9流感、MERS、新冠病毒的连续出现和肆虐,其实本身就是对人类社会的一个高度警示。尽管我们建设了无与伦比的人类文明和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但是非常原始的病毒仍然可能对人类世界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更重要的是,这些病毒的出现本身可能就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一个“产物”。伴随着我们越来越多的入侵动植物的天然栖息地,越来越多的饲养家禽家畜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那些天然寄居于动物体内的微生物就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入侵人体的机会。而人类世界高度密集的群居环境、高度发达的人员和物资流动网络,又给传染病的肆虐提供了温床。 比尔·盖茨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公开说,如果有什么东西在未来几十年里可以杀掉上千万人,最大的可能就是个某个高度传染的病毒,因为我们在防止疫情的系统上投资很少,我们还没有准备好预防一场大疫情的发生。 而这个重担,会有相当一部分落在科学家的肩上。研究各种微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研究人类传染病的传播规律和数学模型,建立更精确的疾病预警和追踪系统,开发药物,制备疫苗,研究疾病的基础生物学机理……所有这些工作,都是我们的未来使命。 转自:王立铭教授-巡山报告 https://pic1cdn.luojilab.com/html/p/w42LM6M/rrpKM7BV4XIWLK3l8z2q.html
|